close

趁著這賺到的颱風假,我和C先生兩人在家裡,把李安導演早期的三部大作好好觀賞一遍,內心感觸良多。

首先是『推手』,這部片在10幾年前就看過,那時被故事最後父子相擁而泣的畫面感動到不行。但因為當時年紀輕,沒法看出導演在片中細心巧妙的安排,只覺得故事有趣、太極拳很厲害,甚至萌生要練好太極拳的願望。昨天再看『推手』,深深佩服李安導演的功力,從主角家的客廳擺設、吃的食物、穿著的衣服等等細節,觀眾可以察覺到電影中,處處埋伏中西文化相異的衝突點。老一輩的中國人以及台灣人,如何在強調自由及個人特色的美國,形成自己的小圈圈,在全然不同的文化環境中,緬懷在老家的種種good old days。

郎雄的演技,真的沒話說,把老人家內心的孤寂、滄桑,混雜著維護自己尊嚴的傲氣,表演得淋漓盡致。從頭到尾,他的眼神、舉手投足,都牽動著觀眾的心,直到在警察局和兒子相見,劇情推向最高潮,我的眼淚也婆娑的流個不停,就像第一次看這部片一樣。

中西文化最大的不同,是在溝通表達方式。老一輩的華人,講求的是含蓄、迂迴,年輕一輩的華人和美國人一樣,溝通講求直接了當。片中,郎雄為了引起同是到美國依親的老奶奶的注意,還得迂迴的把一個大胖子推倒在老奶奶做好的包子堆上,除了創造賠不是的機會,也順便秀一下自己的武打功夫。為了賠不是,老爺爺還親自寫了毛筆字畫當成禮物,卻又因兒子跟對方說:「我爸爸有東西要送您」的直接了當,感到彆扭害臊,按照老爺爺的想法,應該要說:「那天把您的包子撞了個滿地,今天特地來跟您賠不是,雕蟲小技不成敬意,給您看笑話了。」華人就是那麼壓抑自己的情感、那麼不敢表達自己的情緒。

最辛苦也最煎熬的,要算是夾在中間的壯年一代,接受了傳統的儒家教育,同時也經歷了西方的思想洗禮;一方面要扛起禮義廉恥、四維八德的道德重擔,一方面又要追求自我實現、個人成就。所以在片中,郎雄的兒子夾在父親和美國妻子中間,心力交瘁卻又裡外不是人。那樣的苦,相信一定是無法承受的重。

李安導演將中西文化的差異和衝突,在『推手』中細膩又寫實的表現出來。好片要和看得懂的觀眾才能產生共鳴,年紀的增長,讓我更加看得懂『推手』。如果您年輕時已經看過,現在再看一次定會有不一樣的感受;如果您還沒看過,一定不能錯過這部好片,快去租回家看吧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卡拉的生活隨寫 的頭像
    卡拉的生活隨寫

    卡拉的生活隨寫

    卡拉的生活隨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